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18033-2017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(以下简称管材)的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及标志、包装、运

输、贮存、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(或合同)内容。

本标准适用于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。铜管一般采用焊接、扩口或压接等方式与管件相连接。
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
GB/T 228.1—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

GB/T 241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

GB/T 242 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

GB/T 244 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

GB/T 246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

GB/T 2828.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:按接收质量限(AQL)
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

GB/T 4340.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:试验方法

GB/T 5121(所有部分)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

GB/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

GB/T 524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

GB/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、标志、运输和贮存和质量证明书

GB/T 26303.1 铜及铜合金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1部分:管材

YS/T 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的测定方法

YS/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

YS/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

YS/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

3 术语和定义
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
3.1

公称通径 nominal size

各种管材与管件之间的通用口径,它是以接近管道实际内径的整数值表示的直径。管材与管件口

径保持一致以使其能相互连接。

注:公称通径常用DN 来表示,其后加公称通径尺寸,单位为mm。

GB/T 18033—2017

4 要求

4.1 产品分类

4.1.1 牌号、状态、规格

管材的牌号、状态、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
1 牌号、状态和规格

牌号

代号

状态

种类

规格/mm

外径

壁厚

长度

TP1

TP2

TU1

TU2

TU3

C12000

C12200

T10150

T10180

C10200

拉拨(硬)(H80)

拉拨(H58)

直管

6~325

0.6~8

≤6000

轻拉(H55)

6~159

软化退火(O60)

轻退火(O50)

6~108

软化退火(O60)

盘管

≤28

4.1.2 标记示例

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、标准编号、牌号(或代号)、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。标记示例如下:

示例1 : 用TP2(C12200)制造、供应状态为拉拨(硬)态(H80)、外径为108
mm、壁厚为1.5 mm、长度为5800 mm

的圆形铜管标记为:

铜管 GB/T 18033-TP2 H80- φ108×1.5×5800

或 铜管 GB/T 18033-C12200 H80- φ108×1.5×5800

示例2: 用TU2(T10180)
制造,供应状态为软化退火态O60、外径为22mm、壁厚为0.8 mm
的圆形铜盘管标记为:

铜盘管 GB/T 18033-TU2O60- φ22×0.9

或 铜盘管 GB/T 18033-T10180060- φ22×0.9

4.2 化学成分

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/T 5231 中相应牌号的规定。

4.3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

4.3.1 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
4.3.2 直管的长度允许偏差为±10 mm, 盘管的长度允许偏差为+300 mm
。直管长度为定尺长度、倍
尺长度时,应加入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,每一锯切量为5 mm。

4.3.3 外径不大于φ108 mm 的拉拨(硬)(H80) 和轻拉(H55) 或拉拨(H58)
态直管的直度应符合表3 的规定,外径大于φ108 mm
管材的直度,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。

style="width:0.2134in;height:0.12004in" />

2 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

公称通

径DN/

mm

公称 外径/

mm

平均外径允许

偏差/mm

任意外径

允许偏差/mm

壁厚及其允许偏差/mm

理论重量/(kg/m)"

最大工作压力p/MPa⁵

A型

B型

C型

A型

B型

C型

H80

H55

H58

060

O50

普通级

高精级

H80

H55

H58

壁厚

允差

壁厚

允差

壁厚

允差

A型

B型

C型

A 型

B型

C型

A型

B型

C型

4

6

±0.04

士0.03

±0.04

±0.09

1.0

士0.10

0.8

±0.08

0.6

±0.06

1.140

0.117

0.091

24.00

18.8

13.70

19.23

14.9

10.9

15.8

12.3

8.95

6

8

±0.04

±0.03

±0.04

±0.09

1.0

±0.10

0.8

±0.08

0.6

±0.06

0.197

0.162

0.125

17.50

13.70

10.00

13.89

10.9

7.98

11.4

8.95

6.57

8

10

±0.04

土0.03

土0.04

±0.09

1.0

±0.10

0.8

土0.08

0.6

±0.06

0.253

0.207

0.158

13.70

10.70

2.94

10.87

8.55

6.30

8.95

7.04

5.19

10

12

±0.04

±0.03

±0.04

±0.09

1.2

±0.12

0.8

±0.08

0.6

±0.06

0.364

0.252

0.192

13.67

8.87

6.65

10.87

7.04

5.21

8.96

5.80

4.29

15

15

±0.04

±0.03

±0.04

±0.09

1.2

±0.12

1.0

±0.10

0.7

±0.07

0.465

0.393

0.281

10.79

8.87

6.11

8.55

7.04

4.85

7.04

5.80

3.99

18

±0.04

±0.03

±0.04

±0.09

1.2

±0.12

1.0

±0.10

0.8

±0.08

0.566

0.477

0.386

8.87

7.31

5.81

7.04

5.81

4.61

5.80

4.79

3.80

20

22

±0.05

±0.04

±0.06

±0.10

1.5

±0.15

1.2

±0.12

0.9

±0.09

0.864

0.701

0.535

9.08

7.19

5.32

7.21

5.70

4.22

6.18

4.70

3.48

25

28

±0.05

±0.04

±0.06

±0.10

1.5

±0.15

1.2

±0.12

0.9

±0.09

1.116

0.903

0.685

7.05

5.59

4.62

5.60

4.44

3.30

4.61

3.65

2.72

32

35

±0.06

±0.05

土0.07

±0.11

2.0

±0.20

1.5

±0.15

1.2

±0.12

1.854

1.411

1.140

7.64

5.54

4.44

5.98

4.44

3.52

4.93

3.65

2.90

40

42

土0.06

±0.05

±0.07

±0.11

2.0

±0.20

1.5

土0.15

1.2

±0.12

2.247

1.706

1.375

6.23

4.63

3.68

4.95

3.68

2.92

4.08

3.03

2.41

50

54

土0.06

±0.05

土0.07

±0.11

2.5

±0.25

2.0

±0.20

1.2

±0.12

3.616

2.921

1.780

6.06

4.81

2.85

4.81

3.77

2.26

3.96

3.14

1.85

65

67

±0.07

±0.06

±0.10

±0.15

2.5

±0.25

2.0

±0.20

1.5

±0.15

4.529

3.652

2.759

4.85

3.85

2.87

3.85

3.06

2.27

3.17

3.05

1.88

80

76

±0.07

±0.06

土0.10

±0.15

2.5

±0.25

2.0

±0.20

1.5

±0.15

5.161

4.157

3.140

4.26

3.38

2.52

3.38

2.69

2.00

2.80

2.68

1.65

89

±0.07

土0.06

±0.15

土0.30

2.5

±0.25

2.0

±0.20

1.5

±0.15

6.074

4.887

3.696

3.62

2.88

2.15

2.87

2.29

1.71

2.35

2.28

1.41

100

108

±0.07

±0.06

±0.20

±0.30

3.5

±0.35

2.5

±0.25

1.5

±0.15

10.274

7.408

4.487

4.19

2.97

1.77

3.33

2.36

1.40

2.74

1.94

1.16

125

133

±0.20

±0.10

±0.50

±0.40

3.5

±0.35

2.5

±0.25

1.5

±0.15

12.731

9.164

5.54

3.38

2.40

1.43

2.68

1.91

1.14

150

159

土0.20

±0.18

±0.50

±0.40

4.0

±0.48

3.5

±0.35

2.0

±0.20

17.415

15.287

8.820

3.23

2.82

1.60

200

219

土0.40

土0.25

士1.0

6.0

±0.72

5.0

土0.60

4.0

±0.48

35.898

30.055

24.156

3.53

2.93

2.33

250

267

±0.60

±0.25

±1.0

——

7.0

±0.84

5.5

±0.66

4.5

±0.54

51.122

40.399

33.180

3.37

2.64

2.15

273

±0.60

±0.25

±1.0

7.5

±0.90

5.8

±0.70

5.0

±0.60

55.932

43.531

37.640

3.54

2.16

1.53

300

325

±0.60

±0.25

±1.0

8.0

±0.96

6.5

±0.78

5.5

±0.66

71.234

58.151

49.359

3.16

2.56

2.16

——

加工铜的密度值取8.94 g/cm³,作为计算每米铜管重量的依据。

计算最大工作压力p,是指工作条件为65℃时,拉拨(硬)(H80)允许应力为63 MPa;轻拉(H55)、拉拨(H58)允许应力为50 MPa;软化退火(O60)、轻退火(O50)允

许应力为41.2 MPa。

GB/T 18033—2017

3 管材的直度 单位为毫米

长度

直度,不大于

≤6000

任意3000 mm不超过12

4.3.4
直管的端部应锯切平整,切口在不使管材长度超出允许偏差的条件下,允许有不超出表4规定

的切斜度。

4 管材端部的切斜度

单位为毫米

公称外径

切斜度

≤16

0.40

>16

外径的2.5%

4.3.5 未经退火处理的拉制直管的圆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。

5 管材圆度

(壁厚/公称外径)比值

圆度/mm

0.01~0.03

公称外径的1.5%

>0.03~0.05

公称外径的1.0%

>0.05~0.1

公称外径的0.8%

>0.1

公称外径的0.7%

4.4 力学性能

管材室温纵向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。

6 管材的力学性能

牌号

状态

公称外径/mm

抗拉强度/MPa

断后伸长率A/%

维氏硬度

HV5

不小于

不小于

TP1

TP2

TU1

TU2

TU3

H80

≤100

315

3

>100

>100~200

295

>200

255

>80

H58

250

>75

H55

≤67

250

30

75~100

>67~159

250

20

O60

O50

≤108

205

40

40~75

注:维氏硬度仅供选择性试验。

style="width:1.59331in;height:0.61336in" />GB/T 18033—2017

4.5 晶粒度

软化退火(O60) 态管材平均晶粒度应为0.020 mm~0.045 mm,轻退火(O50)
态管材平均晶粒度应

为0.015 mm~0.035mm。

4.6 工艺性能

4.6.1 扩口(压扁)试验

外径不大于18 mm 的软化退火(O60) 、 轻退火(O50) 、 拉 拨(H58) 、 轻
拉(H55) 态管材进行扩口试 验时,顶锥为45°,扩口率为40%;外径大于18 mm
软化退火(O60) 、 轻 退 火(O50) 、 拉 拨(H58) 、 轻拉 (H55)
态管材进行扩口试验时,顶锥为45°,扩口率为30%。可用压扁试验代替扩口试验,压扁后管材

的内壁间距等于3倍壁厚。

扩口(压扁)试验后管材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或破损。

4.6.2 弯曲试验

对外径不大于28 mm 的拉拨(硬)(H80)
态管,应按表7规定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试验,弯曲角为

90°,用专用工具弯曲,试验后管材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或破损等缺陷。

表 7 弯曲试验的弯曲半径

单位为毫米

公称外径

弯心半径

中心轴半径

6

27

30

8

31

35

10

35

40

12

39

45

15

48

55

18

61

70

22

79

90

28

106

120

4.7 非破坏性试验

每根管材应满足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或涡流探伤检验(三选之一)的要求:

a) 水压试验

管材的最大工作压力按式(1)计算,管材能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见表2。

管材进行水压试验时,其试验压力按式(2)计算,在该工作压力下,持续10 s~15s

无渗漏和永久变形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式中:

p— 最大工作压力,单位为兆帕(MPa);

p—— 试验压力,单位为兆帕(MPa);

后,管材应

(1)

(2)

GB/T 18033—2017

t - 管材壁厚,单位为毫米(mm);

D—— 管材外径,单位为毫米(mm);

S— 材料允许应力,拉拨(硬)(H80) 态 管 S=63 MPa,拉 拨 (H58)、 轻 拉(H55)
态 管

S=50 MPa,软化退火(O60)、 轻退火(O50) 态管 S=41.2 MPa;

n — 系数(推荐值 n=1~1.5)。

b) 气压试验

管材进行气压试验时,其空气压力为0.4 MPa, 管材完全浸入水中至少10
s,管材应无气泡

出现。

c) 涡流探伤

管材壁厚≤3 mm
时,应进行涡流探伤检验,其人工标准缺陷(钻孔直径)及探伤结果应符合

GB/T 5248 的规定。

4.8 表面质量

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、清洁,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,内表面不应有碳膜。

5 试 验 方 法

5.1 化学成分

管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/T 5121(所有部分)或 YS/T 482
的规定进行,管材的化学成分仲

裁分析按GB/T 5121(所有部分)的规定进行。

5.2 外形尺寸

管材的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按GB/T26303.1 的规定进行。

5.3 力学性能

管材的拉伸试验方法按 GB/T 228.1—2010 的规定进行,管材的维氏硬度按 GB/T
4340.1 的规定

进行。拉伸试样应符合 GB/T 228.1—2010 附录 E
的规定,其形状尺寸和试样号按下列规定选用:

a) 外径不大于30 mm 的,从管材上切取全截面管段试样,选取 S7 号试样;

b) 外径大于30 mm 的,可取纵向弧形试样,选取S1、S2号试样。

5.4 晶粒度

管材的晶粒尺寸按 YS/T347 的规定进行。

5.5 工艺性能

5.5.1 管材的扩口试验按GB/T 242 的规定进行。

5.5.2 管材的压扁试验按GB/T 246 的规定进行。

5.5.3 管材的弯曲试验按GB/T 244 的规定进行。

5.6 非破坏性试验

5.6.1 水压试验

管材的水压试验按GB/T 241 的规定进行。

GB/T 18033—2017

5.6.2 气压试验

管材的气压试验,应与具有压力的气源保持连接,让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保持在管内。将管材完全

浸入水中,检查从管材中是否有气泡出现。

5.6.3 涡流探伤

管材的涡流探伤检验方法按GB/T 5248 的规定进行。

5.7 表面质量

管材内表面碳膜的检测方法,按附录 A
的规定进行。管材其他的表面质量,用目视进行检查。

6 检验规则

6.1 检查与验收

6.1.1
管材应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,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,并填写质量证明书。

6.1.2
需方对收到的产品,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,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(或合同)的规定不
符时,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,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。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,应在收到产
品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。如需仲裁,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。

6.2 组批

管材应成批提交验收,每批应由同一牌号、状态和规格组成,每批重量应不大于5000
kg。

6.3 检验项目

6.3.1
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、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、力学性能、工艺性能、非破坏性试验、晶粒度
和表面质量的检查。

6.3.2 当有要求时,还应进行维氏硬度、碳膜的检测。

6.4 取 样

管材取样应符合表8的规定,取样方法按 YS/T668
的规定进行,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制备按

YS/T 815 的规定进行。

8 取样

检验项目

取样规定

要求的章条号

试验方法的章条号

化学成分

供方每炉取1个试样;需方每批取1个试样

4.2

5.1

外形尺寸

按GB/T 2828.1规定的取样方案,选择正常检验1次抽样方

案,检测水平Ⅱ,接收质量限AQL=2.5,或供需双方协商

4.3

5.2

力学性能

每批任取2根(或盘),每根(或盘)取1个试样

4.4

5.3

晶粒度

每批任取2根(或盘),每根(或盘)取1个试样

4.5

5.4

工艺性能

每批任取2根(或盘),每根(或盘)取1个试样

4.6

5.5

非破坏性试验

逐根(或盘)检验

4.7

5.6

表面质量

碳膜

每批任取2根(或盘),每根(或盘)取1个试样

4.8

5.7

其他

按GB/T 2828.1规定的取样方案,选择正常检验1次抽样方

案,检测水平Ⅱ,接收质量限AQL=2.5,或供需双方协商

4.8

5.7

GB/T 18033—2017

6.5 检验结果的判定

6.5.1 化学成分不合格时,判该批管材不合格。

6.5.2
管材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(除碳膜)不合格时,按根判不合格。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
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,或由供方逐根检验,合格者交货。

6.5.3
当力学性能、工艺性能、晶粒度、碳膜检测等试验结果不合格时,应从该批产品中再取双倍试样
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重复试验。如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,则整批判为合格;如重复试验仍有一个试样
不合格,则整批判为不合格,或由供方逐根检验,合格者交货。

6.5.4 非破坏性试验不合格时,判单根管材不合格。

7 标识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

7.1 标识

7.1.1 分类

经检验合格的管材,在每根管材外表面,都要逐根进行标识,标识分为:永久性标识或耐久性标识。

7.1.2 永久性标识

每根铜管在0.6 m
间距内,应有永久性标识,标识的文字高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,内容包括:

a)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;

b) 牌号、状态、规格;

c) 壁厚类型(A、B、C);

d) 标准代号;

e) 出口产品应注明原产国名称;

f) 生产日期:年、月(××周);

g) 其他标识。

9 铜管外径与字体高度推荐表 单位为毫米

外径

字高

外径

字高

6~10

2

>100~159

6.5

>10~25

3.5

>159~219

7.0

>28~54

4.5

>219~325

8.0

>54~108

5.5

7.1.3 耐久性标识

耐久性标识如下:

a) 每一根直管,在通长的长度上,只能用同一颜色作出标识,并在间隔1.0 m
重复印制这一标识。 文字内容和高度见7.1.2。

b) 颜色的规定:

铜水管:A 型—— 绿色;B 型 — - 蓝色;C 型 — - 红色。

铜燃气管:黄色。

GB/T 18033—2017

7.2 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

管材的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按GB/T 8888 的规定进行。

8 订货单(或合同)内容

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(或合同)内,应包括下列内容:

a) 产品名称;

b) 牌号;

c) 状态;

d) 规格;

e) 尺寸及允许偏差、精度级别;

f) 重量或根(盘)数;

g) 非破坏性试验选择(三选其一);

h) 维氏硬度、碳膜检测(有要求时);

i) 本标准编号;

j) 其他。

style="width:3.11347in" />GB/T 18033—2017

A

(规范性附录)

铜管内表面碳膜的定性检测方法

A.1 范围

本附录规定了铜管内表面碳膜的定性检测方法。

本附录适用于铜管内表面碳膜的检测。

A.2 方法提要

在室温下用25%的硝酸水溶液处理铜管试样,通过观察酸液表面是否形成膜样物质判定铜管内表

面是否存在碳膜。

A.3

取长度不小于25 mm 的样管。

A.4 试验步骤

A.4.1 试样的制备

用于试验的管材试样外表面应清洁,由金属屑造成的磨痕应清除或消除原管材表面的所有痕迹。

可采用化学方法,将管口一端用耐酸的塞子塞住,浸入硝酸溶液中,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并烘干。

用干净的锯条将样管沿纵向切成两个试验块,试验块应具有尺寸大于22 mm×1mm
的表面,并对

试样块用丙酮脱脂处理。

A.4.2 试样的处理

把经过脱脂处理的试样块放入一个小型的平底瓷盘或玻璃盘内,试样的内表面朝上,在室温下加入

25%(体积分数)的硝酸,将试样块淹没。

硝酸将使试样表面沉积物浮起,当酸液变成蓝色时,应将试样块取出,并用去离子水冲洗,再回到酸

液中洗去试样块上的任何微小物质。

A.5 碳膜的判定

试样块在酸中的反应,应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。观察将评定材料在酸中的反应:

a) 如果未发现任何现象,或仅看见微小的物质,则判定没有碳膜。

b) 如果能清楚地看见一层膜浮于表面,则有可能就是碳膜或氧化膜。

c)
为了区分是碳膜还是氧化膜,应把瓷盘或玻璃盘慢慢地加热,使酸液沸腾约5
min。 如在重新
加热试验中,该膜被分解或仅剩微小物质,则判定为氧化膜。假若该膜没有任何改变,则判定
为碳膜。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18033-2017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DB1307-T430-2023 黄蜀葵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张家口市.pdf